隨著夏季到來,克拉瑪依各大夜市相繼開放,吸引越來越多市民游客走進夜市,品嘗各類小吃,享受娛樂生活。在城市煙火氣息日漸濃郁的同時,克拉瑪依餐飲行業也持續迸發消費活力,為發展夜經濟貢獻了餐飲力量。
其中,越來越多的網紅小吃現身夜市,不僅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和游客“打卡”,更使城區“老夜市”煥發出新的生機。
年輕人熱衷網紅小吃
7月3日,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。在克拉瑪依各大夜市,攤主的叫賣聲與市民的交談聲此起彼伏,各色亮眼的招牌燈光交錯,與攤位上升騰的美食熱氣匯聚成熱鬧的煙火氣。
除了過去常見的各類燒烤、胡辣羊蹄、羊雜湯等傳統美食,放眼望去,夜市里香軟可口的肉蛋堡、滋滋冒油的“戰斧大雞腿”、冰涼爽口的水果撈、鮮香嫩滑的鍋巴蝦滑、一咬流汁的包漿豆腐、包裝獨特的竹筒奶茶……各類網紅小吃的加入使“老夜市”多了新氣象,形形色色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,年輕消費者更排成了長隊。
在八一夜市,經營者周先生忙著制作小吃“椰奶清補涼”。操作臺上,西瓜、薏米、紅腰豆、桂花凍、燒仙草、葡萄干、爆爆珠、牛奶布丁等小料五顏六色,吸引了消費者排隊購買。
“天氣一熱,我這小吃的銷量就不斷上漲。最近節假日,我一晚能賣近百份?!彼f,“之前我從‘抖音’上看到這款小吃在一些城市比較受歡迎,今年4月份便開始自己制作售賣,沒想到反響還不錯,尤其受到小朋友和年輕人歡迎?!?/p>
“我剛逛完鐵馬夜市,買了很火的泰式檸檬無骨鳳爪和竹筒奶茶?!笔忻裢醌h說,“現在,在家門口就能吃到風靡網絡的小吃。小小的夜市匯聚了多地美食,不僅方便消費者解饞,還可以讓我們拍照發到社交網絡,展示我們這兒的飲食潮流?!?/p>
憑借更為潮流的環境和多元小吃,網紅小吃占據經營攤位50%以上的鐵馬夜市和匯嘉濱河廣場、絲路小鎮等夜市逐漸形成網紅小吃效應,帶動夜市人氣。今夏火爆網絡的楊梅冰湯圓、竹筒奶茶等小吃單品更吸引了消費者慕名而來,專程“打卡”。
新風尚激活傳統夜市
年輕人的加入“激活”了傳統夜市,使克拉瑪依的夜市版圖不斷煥新擴容。這些變化,市民保萬林都看在眼里。
“我也曾在夜市經營餐飲?!彼貞浧鹱约号c夜市的故事,感慨不已?!皫啄陙?,克拉瑪依的夜市場景發生了很大變化。最初,我們在路面上隨便支個攤就營業了,現在的夜市不僅集中管理、風格突出,每年還更新迭代,引入各類網紅小吃和‘打卡點’?,F在,孩子也愿意和我多出去逛逛了?!?/p>
“現在做餐飲,形式和美食一樣重要?!痹趨R嘉濱河廣場經營“菲菲鮮果沙冰鋪”的翟菲菲認為,以80后、90后、00后為主的年輕消費群體追求高品質、有態度的生活方式,重視消費的體驗感、新鮮感與交互感,相較于傳統攤位,他們更向往具有設計感、社交感、人情味的消費新場景。
“所以, 賣小吃遠不是賣貨這么簡單。營業前,我就精心設計攤位外觀,學習了很多較火的網紅風格。除了懸掛小亮燈,我還擺放了幾個網紅掛件,營造溫馨、時尚的攤位氛圍和格調,提升美觀度,以此吸引顧客?!钡苑品普f,“營業后,我專門創建運營了抖音賬號,分享擺攤日常,不斷引流?!?/p>
經營“蝦恰恰·鍋巴蝦滑”的田女士有著同樣的看法。
“夜市拉近了城市與消費者的距離,帶給大家親切感,讓消費者無論是親身前往,還是隔著手機屏幕,都能感受到煙火氣后的人情味?!碧锱空f,“除了‘夜’的氛圍感,‘市’的場景感也更容易傳遞情緒和溫度。對很多年輕人來說,逛夜市不只為了購物,更是重要的社交和休閑方式。所以,我選擇加盟了熱門的網紅小吃店,美食本身自帶的知名度和時尚的風格,讓我短期內就吸引了很多年輕顧客?!?/p>
為網紅小吃系上“安全帶”
夜市究竟該如何監管?“火出圈”的網紅小吃又該如何實現“長紅”?
近日,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,克拉瑪依在出臺相關利好政策助推城市“夜經濟”發展的同時,還積極營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,加強食品安全監管,建立健全夜間營業管理制度,維護夜間市場經營秩序,不斷提升經營者的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,為網紅小吃系上“安全帶”。
“我們會不定期以夜市攤點及周邊小餐飲店為重點,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,查看其食品經營資質、操作流程、環境衛生以及食品原料采購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,并持續加強對夜市攤點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,全力守護廣大人民群眾‘舌尖上的安全’?!笔惺袌霰O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,“此外,我們還嚴格要求各夜市外擺攤位規范經營,不破壞市容環境衛生,不占壓盲道,不占用道路停車泊位,不影響居民生活和安全出行?!?/p>
“在各大夜市,我都能看到張貼的《食品安全提示》。煙火氣與安全風、文明風并肩同行,我們消費者也有了滿滿的安全感?!笔忻袷Y書睿說。
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,購買熟食等食品時要注意攤位的衛生條件、清潔程度,觀察防蠅、防塵設施是否齊全,通過外觀作簡單的判斷,注意食品是否新鮮;選購預包裝食品時,要查看外包裝上是否標注生產日期或失效日期,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;消費時應保存好付款憑證,為后期消費維權提供保障;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,可撥打“12315”熱線投訴舉報,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